閱讀我們果園的故事

一切的起源

我們是農民的小孩,在台南楠西區長大

從小跟著/看著父母親農作。 小時候,家裡種過各式各樣的水果,父母幾乎不是在田裡,就是在果菜市場。有時候忙到連飯都沒法吃。 靠天吃飯,收成總在老天爺的掌握之中,好不容易,雨水充足,沒有颱風天災,水果豐收,卻賣不到好價錢。 而長期勞做下來,黝黑的皮膚,痀瘻的身軀,健康也在一點一滴的消逝。 村莊裡的老年人越來越多,沒有年輕人投入農作市場,荒廢的農田也越來越多。 看到越來越多的土地變成建地,可耕作的土地越來越少,心中除了失落和感嘆、更多的是無奈和傷感。 土地沒有耕種,無法結出果實。在這片土地生長的人們,也無法享用新鮮的水果。 我們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和體力下,繼續傳承父母親對這片土地的希望和熱誠。用健康自然的栽種方式,讓土地的芬芳繼續傳遞給消費者。 也希望您們能踴躍支持小農。 


楠西在哪裡?

楠西區位於臺南市東北端,屬阿里山餘脈尾陵地帶,東鄰南化區,南接玉井區,西連東山區、六甲區、大內區,北與嘉義縣大埔鄉為界。面積109.6316平方公里,劃分成7里共123鄰。四界環山,中央為大武壟盆地,為一典型之農業區。

台灣農業的現況

農民會種好吃的水果,卻沒有管道銷售。辛苦照顧收成的蔬果,只能在果菜市場銷售,買方掌握市場,產銷不平衡,往往賣出的價錢,少的可憐。收入和付出的勞力無法對比。在鄉下,實際從事農業栽種超過60歲的農民,佔農業人口百分之80以上。近年來,政府雖然鼓勵年輕人回鄉,青年農業人口仍然無法提高。

我想很大的問題是收入

如果不是大規模經濟栽種,以量制價。小農的收入,一個月要賺到和上班一樣的錢,幾乎不可能。如果再遇到異常氣候,更是雪上加霜。如果又是不灑農藥的栽種方式,收成的數量還要打對折。

重點是頂著快40度的高溫

被太陽照到幾乎脫水、汗臭味熏死人,全身髒兮兮,沒冷氣吹的工作環境,賺到的錢只能溫飽。這樣的條件,如果不是因為熱誠和毅力,誰願意從事這樣高度勞力的工作。每每看到農田改建為建地或是工廠,可以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、總是有很大的感觸和失落。

芬芳的泥土變成沒有溫度的水泥地

失落的不只是土地還有存在記憶中的青山綠水、蟲鳴鳥語。若農民無法溫飽,願意從事農作的人、越來越少,大部分的食物就必須仰賴進口。想要取得新鮮美味的食材,也會越來越難。

各位人客您可知道

您買的火龍果,木鱉果,芭樂以及愛玉,不只是單純的蔬果,還有農民的勞力汗水,對土地的熱愛,栽種的堅持,還有大自然的愛。

楠西張家果園
版權所有 2020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